现货方面:据SMM报道,3月30日上海现铝成交集中13640-13660元/吨,对当月贴水70-60元/吨,无锡成交集中13640-13660元/吨,杭州成交集中13650-13660元/吨。期铝下跌后,持货商控制出货,流通货源量减少,现货贴水缩窄,由于风险担忧,中间商备货力度减弱,但下游企业低价周末备货意愿积极,整体成交较好。 内盘走势:沪铝主力合约1805合约探底回升,日内交投于13630-13830元/吨,尾盘收于13770元/吨,日微跌0.36%,为连续第五日处于低位运行,表现远弱于其他基本金属。沪铝延续近低远高正向排列,其中沪铝1805合约和1806合约的正价差保持为65元/吨。 市场因素分析:今日亚市美元指数振荡微跌,现交投于89.9附近,今日欧美金融市场休市,市场缺乏关注焦点,交投清淡。此外,国内隔夜Shibor报2.69%,上涨10.9个基点,意味着银行间借款成本上升,资金趋于紧张。铝市行业资讯方面:据悉,国家发改委于3月22日下发了《燃煤自备电厂规范建设和运行专项治理方案》,或将大幅推升电解铝成本。 行情研判:3月30日沪铝1805振荡整理至13770元/吨,表现弱于其他基本金属,但近一周来国内铝社会库存开始减少,且上期所铝库存增速放缓,后期需关注库存减少的可持续性,短期铝价下跌动能有所减弱。建议沪铝1805合约可于13700-13950元区间/吨间高抛低吸,止损各80元/吨。
本周社会铝锭库存持续下降,但外围lme铝库存出现了重新回升的情况,伦铝价格大跌也拖累沪铝再创新低,但国内铝价在消费好转情况下相对抗跌,铝市整顿自备电文件下发也令铝价下方难以继续走弱。但采暖季限产结束后复工虽延后但供应仍面临较大压力,多空持续胶着,预计铝价或维持区间震荡,大概率可能继续面临回调风险。技术上有反弹需求,短期价格破位新低后下方暂看13500元处支撑,整体走势依旧偏弱。
铝价整体走势:受电解铝行业供给侧改革影响,过剩产能退出市场,新增产能2018 年投放完毕,2019 年开始,电解铝供应量开始逐渐下降。铝终端消费增速稳定增长,预计铝价在今年过剩的压力将逐渐缓解,低位多单可继续持有。
由于铝价下跌,节后新产能投放明显放缓,复产产能也较缓慢,致使国内供应增速明显放缓,而消费却呈明显回暖态势,基本面有所改善。海关数据显示 2 月份铝出口增长仍强劲,2 月中国铝半成品出口 33 万吨,同比增 44.5%。1-2 月出口铝半成品 73 万吨,同比增 26.5%。出口强劲仍得益于较弱的内外比价。 本周铝锭社会库存明显下降,一周库存下降超 4 万吨。库存拐点显现,且早于往年。原材料价格虽然有下降预期,因后期复产,不过本周维持稳定。海德鲁位于巴西的氧化铝厂 4 月产能将减半的消息对氧化铝价格也有一定支撑作用。而自备电去产能的消息也使因煤价下跌而电力成本下降的预期减弱。成本下陷担忧减弱。 整体看,旺季来临,下游开工继续上升,消费呈回暖态势,而内供应增长放缓,因投复产放慢。因此基本面呈向好态势。政策方面收紧的态势不变,对中长期过剩改善有利。国内基本面的改善有利价格企稳反弹。不过中美贸易摩擦负面影响仍存,或抑制价格反弹力度。
国内方面:随着国内经济稳中向好态势逐步巩固和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,预计2018年我国国际收支将延续基本平衡态势,经常账户持续顺差并维持在合理水平,跨境资金流动保持总体稳定。
对于看跌的分析师来说:近期市场缺少明确的政策预期导向,聚焦点在于供需面。由于铝市目前处于偏过剩状态且后期供给压力仍然较大,铝价仍具下行压力。原料供应出现过剩端倪,氧化铝供应量将逐渐提升,国内氧化铝供需关系将由当前的紧平衡向过剩转变的预期。 而在看涨的分析师看来:由于铝价下跌,节后新产能投放明显放缓,复产产能也较缓慢,致使国内供应增速明显放缓,而消费却呈明显回暖态势,基本面有所改善。海关数据显示2月份铝出口增长仍强劲,2月中国铝半成品出口33万吨,同比增44.5%。1-2月出口铝半成品73万吨,同比增26.5%。 国际方面:美国商务部28日公布的第二次修正数据显示,2017年第四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增长2.9%,高于此前公布的2.5%,但低于前一季度的3.2%。 全球经济形势仍不明朗,工业金属需求前景暗淡,铝价缺乏利好支撑上行乏力,本周现货铝价走势维持震荡偏强。 燃煤自备电厂治理方案发布,由于电解铝行业整体自配电比例较高,或将对电解铝行业产生支撑,预计下周铝价震荡偏强。
下周一铝价预测:铝锭价格变动不大或小涨
2018年3月31日 8点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