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周铝锭价格行情总结:周五基本金属普遍上涨,其中上海期铝止跌回升,日内交投于14320-14150元/吨,尾盘收于14310元/吨,日上涨0.28%。外盘方面,截止北京时间15:43,3个月伦铝报2035美元/吨,日上涨0.49%,上方压力关注2050美元/吨。 持仓分析:今日有色板块资金,持仓量报225.99万手,日减少13786手。其中上海期铝指数减少12748手。上海期铝1811合约持仓减少9214手,呈现减仓上行,前期部分空头获利离场。LME伦铝持仓方面,截止10月10日,LME伦铝持仓量为66.4万,日减少5234手,显示部分空头资金开始获利离场。 铝锭现货分析:上海铝锭现货价格成交集中在14160-14180元/吨,对当月贴水20-10元/吨,无锡成交集中中14160-14180元/吨,杭州成交集中14200-14210元/吨。持货商出货积极,中间商接货意愿减弱,下游企业保持昨日接货力度,整体成交较昨略有下滑。巩义地区今日流通货源较少,市场供应不足。 市场热点关注:亚市美元指数震荡偏弱,现交投于94.961附近,由于美国9月消费者物价指数(CPI)低于预期,极大缓解了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担忧,叠加美国总统特朗普本周第三次炮轰美联储的影响,导致美元指数近期走势偏弱。铝市行业资讯方面,9月份中国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50.7万吨,同比增加37.0%,环比8月减少1万吨。今年前9月,中国累计出口未锻轧铝及铝材425.8万吨,同比增加16.3%。
国庆长假过后,消费仍未见明显回升,下游接货并未改善。相比之下,近期新产能投放却呈加速之势,虽然短期内产量贡献有限,供应不会有明显回升,但后期供应增长压力较大。相对国内消费疲态,9月份出口依旧维持强劲态势。海关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50.7万吨,同比增加37.0%,环比8月减少1万吨。今年前9月,中国累计出口未锻轧铝及铝材425.8万吨,同比增加17.5%。 近期国内氧化铝部分氧化铝企业陆续配比使用进口铝土矿,虽然国产矿供应仍偏紧,但原材料最紧张的时候已经度过,新产能也陆续投入运行。同时采暖季限产预期大大减弱,国内氧化铝供应收紧预期减弱。海外市场也因海德鲁危机解除,供应干扰落空。因此近期海内外氧化铝价格纷纷回落,国内氧化铝价格已从3300元/吨高位跌至3150元/吨,电解铝成本也因此下降近300元/吨。这意味着铝价成本支撑开始下移。
长三角地区日前发布2018-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。确定目标:全面完成2018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;秋冬季期间(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),长三角地区PM2.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5%左右,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5%左右。 主要任务有:实施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工程,加快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。加大“两高”行业产能淘汰和压减力度,大力淘汰和压减钢铁、焦炭、建材等行业产能。因地制宜,针对钢铁、建材、焦化、铸造、有色、化工等高排放行业,推进重污染城市工业企业错峰生产。电解铝、铝用炭素企业稳定达到超低排放(颗粒物、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、35 毫克/立方米)的,氧化铝企业稳定达到特别排放限值的,在资源有保障前提下可不予限产。 传统汽车销售旺季“金九银十”的9月,没能阻挡住中国车市今年连续三个月下滑的脚步,甚至创下更大的跌幅。2018年9月,中国汽车生产235.62万辆,同比下滑11.71%。1-9月累计生产2049.13万辆,同比增长0.87%。销售239.41万辆,同比下滑11.6%。1-9月累计销售2049.06万辆,同比增长1.49%。 外媒已有消息称,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已经建议对汽车购置税减半征收,以扭转销售颓势。有两位汽车业人士向路透社记者表示,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上月已经向中国商务部和财政部提交文件,其在文件中提议将2.0L及以下排量车型的车辆购置税减半至5%。 综合看,短期消费难有明显改善,基本维持当前水平,产量也暂难有明显上升。市场依旧表现出供需两弱的局面。不过由于采暖季限产预期减弱,而新产能投放加速,后期供应过剩压力将逐渐显现。氧化铝供应干扰因素消除,虽然全球整体供应仍短缺,但随着中国新产能投入运行,短缺将收窄,其价格易跌难涨,铝价成本支撑逐渐瓦解。在缺乏其他利好的情况下,铝价下跌难免。操作上建议逢高沽空思路为主。关注后期各地采暖季相关政策及实际实施情况。 铝锭行情分析预测:今日上海铝锭止跌回升,受美元指数走弱影响,有色金属普遍呈现上涨,但上海期铝表现依然处于较为疲软的态势,涨幅有限。技术面上,期价表现有所回升,但MACD指标向下趋势尚未改变,短期或将处于调整态势。操作上建议上海铝锭1811合约可以考虑在14200-14500元/吨之间高抛低吸,止损100元/吨。下周一铝价预测:铝锭价格变动不大或小涨。
2018年10月13日 8点整